7月12日下午,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柴素芳教授应邀在综合楼310作了题为“提升幸福力,增强幸福感”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王京华主持,公外部全体英语教师到场聆听。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柴素芳老师是教育部“柴素芳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河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首批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人才。众多荣誉彰显了柴老师教书育人生涯的辉煌和荣耀,柴老师的报告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感悟。
柴老师从2012央视幸福感调查出发,幽默风趣地引出了幸福的概念,提出幸福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也就是幸福力。幸福力包含认知幸福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感受幸福的能力,传递幸福的能力。接着,柴老师结合个人体会和经历对这四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析。第一方面柴老师指出,幸福是人的合理欲望通过正当途径得以实现或部分实现时的心理体验。幸福包含四种类型: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第二方面创造幸福的能力要求我们能够盖着感情工作,善于创新做事。由于柴老师是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的引领者,组织教师指导大学生用手机拍摄2500部微电影,在讲座中,老师们有幸观看了柴老师策划的思政课微电影“幸福阳光”,老师们反响强烈,对微电影教学法报以阵阵掌声。第三方面体验幸福的能力要求我们要知足感恩,提升境界,展现价值,积极乐观。第四部分传递幸福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珍惜,学会用力、用心、用情,学会宽容。因为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柴老师的报告让公外英语教师对幸福有了全新的认知,了解到了如何创造、感受和传递幸福,也让大家开始思考教师的幸福在哪个层次,教师的幸福意味什么,怎样在教书育人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柴老师的报告对于我们将要进行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